2015年3月,《柳叶刀》传染病子刊(影响因子19.4)刊登了由天美麻花星空视频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金奇研究员组织、高磊副研究员牵头,联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多家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院的国家“十二五”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队列研究”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我国全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现状。
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有500万结核病患者,每年新发结核病120-150万, 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的年发病率位居各种传染病之"首。绝大多数健康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往往不立即发病,而是形成潜伏感染状态,大约有5-10%的潜伏感染者会在数十年内发病。因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预防性干预是最终实现结核病控制的关键所在。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指导建议首先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中高收入国家高危人群中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控制。上世纪末依据传统方法估算我国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44.5%(WHO正式公布全球约1/3的人口为结核杆菌潜伏感染),即全国有大约5.5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目前我国(包括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流行现状并不十分清楚,高发病风险人群的界定和干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病原所牵头在我国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对全国不同结核病疫情的东、中、西部地区4个现场共计约2万多乡镇人口(≥5周岁)开展问卷调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平行检测以及影像学筛查等研究,经性别和年龄校正并排除卡介苗接种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干扰,推测得出我国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感染率约为15%-18%。该研究提示以前所有对于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报告均过高地估计了我国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状况,同时也为在我国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控制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此外该研究还详细分析、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以及不同干扰因素的影响等,为今后我国(包括全球其它国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界定标准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该杂志将其作为当期推荐文章并配发了专题评述。
(科技管理处 病原所)
全文链接:&苍产蝉辫;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330991471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