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1日,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举办了以“如何改进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工作质量”为主题的医学科研伦理国际研讨会。
来自国内外从事科研伦理的专家学者应邀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人文学院院长翟晓梅教授主持召开本次会议。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生命伦理学部首任主任、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务长、宾大佩雷尔曼医学院医学伦理和卫生政策学系主任、国际着名的医学科研伦理学家Ezekiel Emanuel教授做了题为“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可变性”的发言。Emanuel教授在发言中回顾了美国科研伦理的进展,指出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科研工作符合伦理的八个方面,包括科研人员与受试群体的伙伴关系、科研的社会价值、科研在科学上的有效性、受试者公平的纳入标准、良好的风险受益比、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独立性、知情同意及尊重受试者;认为称职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应该将这些方面视为实践审查工作中的关键。随后,Emanuel教授对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可变性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与研究风险相关的研究报告,指出了伦理委员会在风险评估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最后就伦理审查委员会运行和资质认定等问题做出了评价。他就对于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认证争议问题,分析了美国人体研究保护项目认证协会(AAHRPP)的认证。挪威卑尔根大学哲学系主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生命伦理学部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Reidar Lie教授就Emanuel教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他在点评表达了对认证商业目的的担忧。
世界卫生组织前副总干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胡庆澧教授做了题为“中国伦理委员会的现状与挑战”的发言。发言介绍了中国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梳理了相关的指导原则与法律法规,指出了现有状况下政策层面及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并分享了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及其独立伦理委员会的经验。
我国着名生命伦理学家邱仁宗教授做了题为“确保和加强伦理审查能力”的发言。指出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质量与能力方面存在的欠缺,认为伦理审查委员会对Emanuel教授所提出的八个方面的理解反映了伦理审查工作性质的理解,着重指出审查工作中仅仅注重遵循SOP,而忽视对风险评估及“去伦理化倾向”存在的重大问题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随后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尹梅教授、南京军区总医院的刘玉秀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王丽宇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李清江教授、复旦大学朱伟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雷瑞鹏副教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李红英老师、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的白桦、天美麻花星空视频血液学研究所肖志坚副所长等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发言,我校基础学院部分专家也参加席了会议并就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国内外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