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院校两项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奖

天美麻花星空视频

 

 

编者按:

新年伊始,我国科技界又逢盛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改革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必须把提升人力素质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把更多资源投到“人”身上而不是“物”上面,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要破除论资排辈、头衔崇拜,敢于让青年人挑大梁、出头彩。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个性、尊重创造的环境,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14年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发展事业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者的深挚关怀。院校作为医药卫生领域中的国家队,一直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人才建设等方面不懈努力。此次,院校两项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奖,是对院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勉励,祝愿院校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国家科技奖这面旗帜激励下,不断催生出更多更新的创造力,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院校两项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奖

2015年1月9日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2014年度共有318项成果获得国家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含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含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院校两项成果分别获得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励。

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教授领衔完成的“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致病基因组重排的新发现”成果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院校两项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奖1

 

张学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以遗传性皮肤病和先天性肢端畸形等遗传病为切入点,以发现致病基因或致病基因组重排为突破口,展开了孟德尔病(Mendelian disorder)及相关常见复杂疾病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共发现单基因病致病基因6个(NCSTNPSEN1PSENENU2HRHOXD13EPHA2)和基因组病致病基因组重排3种(17q24微缺失/微重复、Xq27.1常染色体插入和7q36微重复),改写人类孟德尔病数据库10个条目。10篇代表性论文(包括Science 1篇、Nature Genetics 1篇和Am J Hum Genet 3篇)被SCI他引256次,4篇被F1000专家正面点评,3篇的发现被收入《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Gene Control》、《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或《Encyclopedia of Human Genetics and Disease》等着名教科书或词典或百科全书,3篇被收入Nature Milestones in Cutaneous Biology

上述成果可为研发治疗新药或新策略提供分子靶点,还可为认识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关键线索;发现的致病基因及致病基因组重排可为基因诊断、携带者筛查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有望直接转化为出生缺陷防治的实际应用,有效防止严重致愚、致残和致死性遗传病患儿出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药物研究所庾石山教授领衔完成的“中草药微量活性物质获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成果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院校两项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奖2

 

庾石山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围绕中药微量药效成分的寻找、获取、评价、确定等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建立了中草药微量活性物质识别、评价与获取的系列关键技术,为揭示中草药微量活性物质在中药(复方)中的关键药效作用,以及进一步全面、系统地认识中草药药效物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建立了中草药样品快速制备技术,组合闪式色谱快速剔除杂质和常量成分、富集微量成分技术,微量活性物质识别、锁定与获取技术,实现了中草药微量活性成分的高效识别、快速锁定和定向获取;从50余种中草药中获得了400余个微量化合物(其中活性化合物100余个,活性组分5个),其中6个微量活性化合物被国际权威期刊Nat.Prod.Rep.(IF:10.1)遴选为热点报道;发现了20余种(类)微量关键药效物质,如天麻中发现的微量成分天麻腺苷,含量虽仅为百万分之"四,但药效是天麻素的1000倍,为创制新药提供更为高效的源头分子;遴选出5个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和5个中药有效组分,其中2个先导化合物和1个有效组分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支持,获临床研究批件1个。成果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际专利1项(美国、加拿大等7国授权),帮助13家中药公司解决了中成药中微量药效物质的阐明、微量毒性成分质量控制及限度检查等以往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中药公司的品种改造和二次开发给予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该成果解决了中草药微量药效物质高效识别、快速锁定与定向获取的技术难题,科学诠释了中草药微量药效物质的关键作用,在基于微量活性物质的创新药物研究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此外,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金奇教授课题组作为第6完成单位与中国疾控中心等9家单位合作完成的“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医药领域,共有27项成果获得2014年度奖励,占获奖总数的8.5%。其中自然科学奖7项,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18项(其中,一等奖2项)。

 

 

(科技管理处  朱钦磊 潘 宣)